“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视频资源的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2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视频资源的个案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注重课堂教学视频资源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理念及课程形态已经逐渐进入课堂教学的层面。课堂教学是普通高中教学的主要平台和主要形式,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课堂教学的功能最优化对于教师个体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新课程改革迄今,预期的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的教师教学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没能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不能脱离教育实践场景,教师专业发展应关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具体的每一节课,因此,将每一节课的教学最优化就成为提升整个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保证,从而对一些具体的课堂教学进行个别化、具体化的研究可更好有效的把各阶段研究目标与差距拉近,最终达到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2.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很不充分。

现在关于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的视频资源比较丰富:比如网络上视频资源、各级各类的课题教学比武的视频资源光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的视频录像等。这些课堂教学对于当时现场观摩的老师有过真切的感受与冲击,对于参加这些课堂现场评课的老师有过比较与判断。但是当这些课堂成为视频发布出来后,事实上很少有老师主动地、认真地再去观摩、研究这些课堂教学的视频。即使有这样个别的老师去做这样的事情,也只是局限在个别教师的个体观摩,对这些课堂教学的评价就少了多维度的探讨与深化。这就意味着对这些视频资源的潜在价值开发是很不充分。

3.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视频资源开发、利用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实施新课程,而这主要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关,譬如:如何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如何理解新的课程形态?如何体现新的课程理念?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让教师掌握理论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教师有机会通过实践、反思和体悟去积累形成实践性知识。通过教学视频资源个案的研究,能够更好的让教师对自己真实的教学场景进行反思,发现自身教学过程的不足并加以弥补,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的教学风格。作为教学视频资源来源较广,质量也较高,那些能在网络上发布、以光盘的形式进行流通以及周围的能进行全程录像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一定的背景的。必定是一些大范围的公开课、比武课或者是示范课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很多是经过一个团队打磨整合过的,在当下的新课程推进与深化过程中承载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这对于更多的不能参加现场观摩的教师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而且视频的特点可以反复观摩、任意选择,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创新之处可以多次观看。当然,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也不是无可挑剔的。观摩中发现的不足与教训其实也是一种资源,这些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就是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克服和避免的。

在研究现有的视频资源的过程中,在现实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全程录像,然后反复观看研究,这对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诊断过程,也是自我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快速提升的一个有效手段。

二、课题概念界定

1.课堂教学: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以各科课程教学为主要内容、以全面培养学生素养为目的的教学过程。

2.视频资源:视频原指在电视或雷达中,由图像转化而成或可转换成图像的电信号频率。本课题是指利用摄像等手段获得的有声音、图像共存的课堂教学过程录像。这些资源可以来自于网络、可以来自于光盘,也可以来自于本校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实录。

3.个案研究:原指社会学调查方法之一,是对同类社会现象中的某一实例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旨在通过全面深入地解剖某一个案,来推断同类社会现象,可提供重要的研究变项和研究范畴,从而形成假设创造条件。本课题是指针对某一具体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从而形成对这节课的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为本校学生提供一个更可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具体内容

研究目标:

1.课题组成员在观摩视频、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提升听课、评课能力;

2.各学科在观摩教学视频后提炼出本学科在某一具体内容上的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

3.各学科在观摩教学视频、反观自己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力争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研究内容(子课题设计):

1.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的课堂教学理论和听课、评课理论;

2.各学科收集并观摩一定数量的课堂教学视频;

3.各学科对所观摩过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过程实录;

4.各学科对所观摩过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点评及交流;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现在关于课堂教学的视频资源是丰富的,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但现在教师群体缺乏有意识、有目的的研究习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来通过教师群体对于视频的观摩,用一定的理论去引导教师学会听课、学会评课,进而交流对具体的一节课的不同看法,形成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二是通过对于视频的观摩和反思,逐渐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研究过程:

先学习一定的课堂教学理论和相关的听课、评课理论。同时收集整理有关的学科课堂教学视频,在集中观摩、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共识。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实践、反思,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具体的某一课堂视频的研究的基础上,逐渐领悟其中的精髓和要领,并对自己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借助于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记录与反思,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教师的听课与评课应该遵循一定的教学理论;

2.现在的课堂教学视频资源是丰富的,也是有价值的;

3.借助于视频的观摩与讨论交流,有助于教师对某一教学内容形成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4、经常性的课堂观摩与交流,有助于教师形成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可能的创新之处:

1.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视频资源能有效快速地提升研究者的教学水平;

2.通过视频资源的观摩与反思,能有效地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六、课题预期成果(含阶段性成果)任务分工、课题的组织领导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总负责人

阶段成果

听课与评课的要领与方法研究

论文

200912

视频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视频

200912

张小丽

视频观摩的过程实录及评课交流实录

摘录

20106

张明惠

符合本校学生特色的课堂教学教案与视频

教案等

20106

吴丹军

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研究

论文

201112

肖德梅

最终成果

课堂教学教案与视频

教案等

20106

吴丹军

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研究

论文

201112

肖德梅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本课题组的成员都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而且都是学校学科的中坚力量,都对教学与研究充满热情。各成员都是本科学历,有着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经历,也基本涵盖了高中各主要学科。其中有多位老师是南通市的学科带头人、南通市骨干教师、开发区的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有多位老师曾经承担或参与过省、市级的课题研究,有着一定的课题研究的经验。也有多位教师在国家级、省、市级的报刊杂志上论文发表或获奖。

2.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课题组成员已经初步收集了相关听课、评课的理论文献,也就如何更好地观摩其他课堂教学、交流听课体会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各成员也已经收集了一定数量的视频资源,并进行了分类整理。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本课题由教务处主任主持,各子课题的任务分工明确,职责到人。这样就保证了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是有秩序的。本课题的研究资料来源丰富:一是学校的图书馆藏书比较丰富,有相当多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可供参考;二是学校订阅的有关中学学科教学的期刊杂志品种齐全,涉及中学教育教学的中文类核心期刊几乎都有;三是现在的网络资源丰富,并且学校也专门付费申请了许多教学方面的网络资源,能收集到大量的课堂教学视频资源;四是现在学校有先进的硬件保证,能对课堂进行全程摄像,就保证了能对各参与研究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反复的观摩,从而提高的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上这些就保证了本课题的研究资料是富足的。学校为本课题的研究拨了专项经费,包括前期研究的准备、中期研究的推进和后期的结题都能给予充足的资金保证。并且对于教研成果都有一定的奖励。本课题组的成员在同一所学校,中青年居多,精力充沛,研究积极性高。并且课题组规定了定期召开阶段性研究交流会,随时调整研究进程,在时间上能保证课题的研究按照预订的计划实施与完成。

总之,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素质、本课题的前期准备以及课题后续研究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能得到有效保障,从而使本课题能按照预期的计划有序地推进,到2011年底能顺利结题。

八、主要参考文献:

1.王洁,鲍建生,顾泠沅.《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2.谢幼如,尹睿.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4.叶圣陶教育文集(1-5) ,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5.《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教育科学出版社

6.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

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4

8.〔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

9.熊士荣,徐进.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探究学习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2):5-9

10.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2001,(6):17-20

11.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8):16-19

12.袁维新.科学探究当代科学教学的基本理念[J].上海教育研究2004,(2):68-71

13.任长松.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支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课程理念》[J].山东教育科研1999,(12):3-5

14.王松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误区与改进方法[J].当代教育科学,20038.

15.沈小娟,等.中美科学教育标准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6,(5):26-30

16.杨明年.新课程中科学探究的价值与过程设计[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2):131-133

17.任长松.对探究式学习的18种评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39-47

19.王春英.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2004,(12):103104

20.杨树崤.关于进一步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21):2-6

2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1

22.庄严,郝京华.探究如何走向深入?一一科学探究中的“层级分析”策略例说[J].新课程研究2005,(8):11-13

23.茅育青.深度探究教学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7,(3):78-80

24.徐学福.探究教学三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6):55-58

25.应向东.“科学探究”教学的哲学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6,(5):6468

26.马勇军,骆红山.对探究教学的几个问题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7,(1):3940

27.周仕东,等.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探究教学活动解读——两位理科教师实施科学探究教学质性研究报告[J].教师教育研究2005,(7):65-69

28.张军鹏.理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43-46

29.曾楚清.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及其纠正策略[J].学科教学2004,(2):2427

30.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1):3742

31.宋秋前.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教育研究2005,(6):74-78

32.蒋永贵,等.科学探究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60-63

33.朱行建.国际教育评价中的科学探究能力测评简介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7,(2):89-91

34.罗国忠.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法[J].教育科学2007,(3):7-10

35.熊士荣,等.科学探究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3):82-86

36.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7[]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扉页).

38.乔建中等.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1).30-34.

39.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3).

40.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35.

41.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8).56-60.

42.何善亮.有效教学批评[R].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

43.邢强,孟卫青.论有效性学习与教学环境的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1(6).16-19.

44.肖川.论继续教育有效教学的特征[J].江苏高教,2001(2).

45.魏红,申继亮.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3).

46.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3(Z1).

47.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85-203.

48.托马斯·马格奈尔.教育和价值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4(10),24-27.

49.梅云霞.有效教学特征的复杂性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7(10),4-6.

50.彭青,赵恒春.“有效教学”研究2007年度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2008(3),12-15.

51.钟启泉. “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7-6-16(3).

分享到: